研究案摘要
在2017年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電子治理中心的數位國情總綱調查計畫中,發現到過去歷年的評比主要是呈現臺灣整體的狀態。但是,2010年之後地方政府陸續的合併與升格,實際上可能會使得數位治理的發展及對應的問題出現區域差異的可能性。也因此,黃東益等學者(2017)特別在該次的數位國情總綱調查中的某些部分,觀察六個直轄市之間數位治理公共價值指標達成的程度差異,開始考慮到納入或結合區域微觀評估的可能性,嘗試建立臺灣數位治理的多層次樣貌。
基於補充區域微觀的可能性,本計畫的核心目標安排兩大部分。首先主要是以過去兩次鄉鎮市區數位發展分類研究的結果為基礎,參考其他國外文獻,修正公平數位機會發展指標並完成本年度我國地區數位分級調查研析。加上數位機會發展指標分析的對象為鄉鎮市區,因此本計畫將納入地理資訊系統與空間分析方法,以地圖化的方式展現臺灣各地區數位發展的差異。
其次,則根據歷年數位國情總綱調查,整合多元調查方法,以跨年度、世代、與領域的觀點,綜整分析臺灣的數位國情。探討ICTs發展對政治、社會、經濟、教育文化、永續發展等政府治理各層面的影響,協助政府規劃未來中長程我國電子治理發展的前瞻性方向、政策架構及社會重要議題因應策略等。同時,持續著重與世界網路計畫(World Internet Project, WIP)、聯合國永續發展大會的永續發展指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等國際重要研究指標接軌。
簡而言之,本研究嘗試結合區域數位分級與數位國情世代進展分析,一面從微觀的角度審視臺灣各鄉鎮的數位發展狀態;另一面則是延續過去數位國情調查的精神,並納入不同年度資料的比較。除了兼具微觀與宏觀的分析比較外,在納入時間軸線的審視,有助我國對於區域數位發展與整體數位國情進展的狀態有更立體的瞭解,有助未來的數位發展政策規劃與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