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112年數位治理策略管理訓練課程】第一梯次 | 第一週 | 課程實錄
主題1:韌性國家與數位轉型
課程時間:2023/08/10~2023/08/11
課程地點:公務人力發展學院404教室
學習目標:瞭解我國及國際數位治理趨勢,並培養資訊素養。如:資安、個資保護等課程,保護
                  資訊的授權並做好個資保護。

課程名稱:從數位轉型到數位韌性的發展|授課老師:何全德院長

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何全德院長照片

課程摘錄:
何院長首先透過國內外的案例,說明政府與民眾溝通具有多元性的特質,藉此指出目前臺灣科技產業面臨的挑戰與契機,第一,5G企業專網、低軌道衛星等對台灣通信服務帶來創新改變;第二,政府加速推動產業資安、資安產業、提升國家數位韌性,尤其資安產業缺乏人才;第三,全球供應鏈重組,建構堅韌產業生態鏈;第四,因疫情影響,人機協同的生產更為普遍;第五,智慧照護創新服務;第六,軟體定義需求攀升;第七,數位體驗,像VRAR;第八,永續城市,四大包容力科技。接著分享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業務包括培養資安人才、提供公私部門資訊技術、資安防護、資安事件應變處理、協助產業資安發展。當前政府資通安全重要的課題有個資保護、數位韌性、基礎設施、資安人才、軟體供應鏈安全,最後強調資安的重要性。

課程剪影

課程名稱:個資保護對安定數位韌性之必要|授課老師:李世德參事兼副處長

國家發展委員會李世德參事照片

課程摘錄:
李世德參事先與學員講解歐盟資料保護規則(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 GDPR),闡述明確訂定個人資料蒐集原則的必要,業務同仁身為資料蒐集者,必須評估該行為對個資保護的影響,確保個資處理之合法性、必要性、公平性。接著分享違反GDPR而受罰的案例。另一方面,GDPR將個人資料侵害事件可以依據下列三項公認之安全性原則進行分類,第一,機密性侵害事件,個資未經授權或意外之揭露或存取;第二,完整性侵害事件,個資遭未經授權或意外之竄改;第三,可用性侵害事件,個資本身或其存取途徑遭未經授權或意外之滅失或破壞,這三個只要違反其中一項,就違反了保護義務。最後,提到最理想的狀況是透過事前防範措施來避免個人資料侵害事件的發生,因為個資侵害事件許多後果在本質上無法逆轉,要盡量確認問題的根本原因。
(李世德參事不提供照片也不同意拍照)

課程名稱:生成式AI實務運用工作坊|授課老師:尹相志技術長

數據決策股份有限公司尹相志技術長照片

課程摘錄:
尹技術長首先介紹ChatGPT的運作模式,是透過預測下一個字的方式來產生答案,它只是學會人類表達的方式,但是本身並不會產生如同人類的回應與表達,因此有時候產出的文字會過於空泛沒有觀點,如何改善回答的品質,便是透過不斷重複讓ChatGPT扮演一個角色,讓它以該角色來回答問題,效果會更加顯著。尹技術長並提到,角色扮演的進階版就是自我批評,讓AI批評自己先前提供的答案進行修正,可以改善問題。接續尹技術長以實務案例來說明如何生成簡報來符合使用者的需求。最後,尹技術長表示ChatGPT擁有許多知識,但仍需透過人類給予一些限制和關鍵字指令,來幫助組織找出相關的知識,更強調下指令並非愈複雜愈好,而是要去思考如何讓它可以自然的從龐大的資料庫中提取相關的知識。ChatGPT不會取代人類,它無法代替人類體驗生活,會取代人類的是會運用AI來取代人類的人。

課程剪影